经济学家
大学期间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之后就读号称“经济学家摇篮”的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并取得台大(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7岁时候由于母亲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出国留学,于1986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学博士学位(corporate finance,即偏向公司金融)。
毕业后,郎教授被原校聘任为财务学讲师,1987年转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88年出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助理教授,1989年起任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美国一流商学院,2009年英国金融时报将其排名于全球第10大。)助理教授,四年后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他从美国“跳槽”,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97年任讲座教授至今。1998-1999年曾受邀出任世界经济学研究的“圣地”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正教授级)。
目前在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节目中作为嘉宾,客观评价目前社会上一些经济现象以及时事。
研究方向
1996年以前,他主要从事美国经济研究,发表的相关论文至今仍被无数人引用。1996年后转向亚洲问题,2000-2004年先后发表研究亚洲经济的权威论文5篇,建立了亚洲和欧洲金融数据库,如今已被研究界广泛采用。郎的另外贡献是对公司破产的研究,他的破产论文在1990年全世界发表的金融财务学论文中排名全世界第一。在全世界论文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财务论文中,两篇为他的论文。郎咸平作为金融学家在经济(管理)学界极富盛名。被列入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中(Who’s Who in Economics, 4th Editi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3)。而且大多数世界通用的金融管理教科书均引用郎咸平的论文。
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其论文在美国最富盛名的《2000年金融经济学期刊》、《2002年美国金融学会期刊》发表,被专业学者、研究人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广泛引用,并且被收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并且致力于中国本土商业案例的解剖,数据客观真实,思维切入点独特,成就斐然。中国商学院的学生和中国的企业家对于管理知识的饥渴已远远超过了美式教材所能给予的,而郎咸平则致力于挖掘和解读中国自己的商业案例。
演讲主题: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